秦皇岛抚宁区“四轮驱动”创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

“三创四建”活动开展以来,抚宁区坚持一手抓防疫、一手抓经济,深入开展“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年”活动。

一、强化组织领导。一是深入实施“产业强区攻坚行动”。组建最高规格的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实行全员抓招商、全区抓项目,建立了26个区级领导分包66个重点项目工作机制,将20.6亿元的招商引资任务细化分解到60个区直单位和各乡镇,推动所有区领导和各级各部门力量向引项目、上项目集中。二是区党政主要领导以上率下,紧盯抽水蓄能电站项目,组织移民搬迁安置,亲自谋划推动挪宝产业园、京津转移产业园等重大项目;每周召开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例会,调度解决问题。三是将原区招商局与抚宁开发区合并,由开发区管委统一牵头负责,构建项目建设、招商引资、项目服务“三位一体”的体制。

二、强化体系构建。一是规划体系。委托专业单位编制了抚宁区产业发展规划。制定实施“十百千”项目工程计划(培育形成10个立区项目,扶持壮大100家中型企业,鼓励引导1000家小微企业)。围绕先进制造、生态农业、食品加工、现代服务、休闲旅游五大主导产业,系统梳理每个产业的国企100强、民企100强、“独角兽”企业100强、链上企业100强名单,并按主要地域进行划分,建立招商引资企业资源数据库。二是政策体系。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加速项目建设的奖励暂行办法》《关于进一步鼓励促进项目建设和投产达效的办法》《关于鼓励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《科技创新主体奖励办法》等一系列支持政策。区财政专门安排奖补资金,用于支持重大产业项目、高科技项目、总部经济等项目,鼓励项目加快落地建设。三是路径体系。突出“区中园”抓招商、上项目,抚宁经济开发区“一区五园”格局已初步形成。依托与挪宝集团合作,实施总投资50亿元、用地1000亩新能源产业园;依托与沧州市正一招商中心合作,建设总投资20亿元、用地320亩京津转移产业示范园;依托省科技厅支持,建设科技产业示范园;依托既有机械加工产业基础,建设精密机械加工产业园;依托闲置厂房资源盘活,建设小微企业孵化园。突出集群效应抓招商、上项目。以总投资12亿元的精工绿筑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项目为龙头,配套引进兴龙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园、中环绿建被动式房屋等关联项目,总投资26.31亿元,打造北方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基地。依托骊骅淀粉公司实施了总投资8.1亿元的年产10万吨婴配级麦芽糊精、广鑫生物玉米胚芽油、北京聚点环保淀粉餐具等项目。突出“产学研用”相结合抓招商、上项目。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合作,建设秦皇岛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;与省科技投资集团、市金财控股公司等单位合作,推动设立全市首支科技创业产业基金。突出形式创新抓招商、上项目。积极尝试政府购买服务,委托深圳招商引资实战平台等专业单位,以珠三角等地区为重点进行招商;积极推进“抚商回归”工程,邀请抚宁籍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。组建6个招商工作组20余人,分别负责京津、长三角、珠三角等赴外驻外招商。四是服务体系。全力打造“进厅事项最彻底、为民办事最快捷、服务企业最高效、内部管理最规范”的政务服务体系,在省市级时限基础上,各类项目审批时间再压缩5%,力争全市最短、全省领先。

三、强化平台打造。一是拉开园区发展框架。省政府批复同意抚宁开发区建设用地面积扩大3平方公里。市政府批复同意抚宁区设立留守营、榆关两个市级特色产业园区,由抚宁开发区统一管理,全区产业发展空间和腹地进一步扩大。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。抚宁开发区北区“两纵两横”道路工程通车,路网、管网骨架初步形成。今年投资15亿元,全面实施园区路、水、电、气、暖、讯等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实现“九通一平”。目前,园区部分区域已具备项目即签即落条件。三是培育持续发展动力。国有投融资平台骊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运营。区财政注入资金1500万元,同时,将区商贸中心、招商大厦等多项优质资产划入该公司。目前,骊润公司投资实施的精密机械加工产业园等项目已经投入使用。

四、强化环境营造。着力优化“软环境”,制定《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办法》(抚政发〔2020〕1号),出台了“不见面审批、设立科技创业产业基金、工业项目不动产代建分期回购、建设人才公寓、企业不记名评议”等34项措施,努力打造全市最优、全省领先的营商环境。 2020年4月,抚宁经济开发区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,目前,重点项目在立项、环评、规划、用地申报等手续具备前提下,可一周内进场开工。

相关文章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座机:

0335-3502789

0335-3502567

0335-3661766

地址:秦皇岛市海港区世纪港湾B座2006室

QR code